首页 - 债券 - 债市评论 - 正文

监管发文规范票据 部分同业户将消失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16-05-05 17:13: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5月4日,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日前收到央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上述《通知》明确,银行应于2016年6月30日前全系统开展票据业务风险排查,重点排查同业户、通道业务、消规模业务、会计记账漏洞等行为。

“近年来,中国票据市场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已到深水区。年初以来连续爆发了一系列大案要案,监管部门出台了许多强力措施。”中国银行(601988,买入)业协会财务总监赵濛日前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亦表示,上述《通知》或促使“同业户”以及传统通过会计记账消规模的模式加速退出,资管计划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操作模式。

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

据悉,监管层于4月30日下发了上述《通知》,以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近几个月票据大案接连发生,暴露出部分银行在票据业务上存在监管不严、内控缺位等问题。防范和控制票据业务风险是上述《通知》的主要目标。”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认为。

闫自杰表示,《通知》从账户开立、账户管理和资金对账三方面对“同业户”进行了十分严格的规范,其中一级法人核实就把这种打擦边球的“同业户”从开立阶段限制了,结合不得租借和按月对账监管,这种“同业户”没有了套利和寻租的价值,必将消失。这里所说的“同业户”一般是指户名和账户所在地不同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以小银行居多。

同时,上述《通知》还明确要严格执行同业业务的统一管理要求,即要实施集中统一授权,授信,审批,同时强调了对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单独列立会计科目。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再次强调集中化运营,通过会计记账消规模的模式将受到打击,资管计划将统一市场。

闫自杰亦分析指出,监管层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是鼓励票据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强调规范会计处理,强调防止资金体外循环,对买入返售提出了详细的监管要求,严查同业户、通道业务、消规模业务和会计记账漏洞,总体上还是为了使票据业务健康发展,剥离当前有票据中介、资金掮客等不规范参与的高风险模式,因此,未来规范的票据资管计划可能发展的更好。

此外,根据银监会官方网站的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3月下旬,银监会在全国的36个派出机构公布了各自于2015年开出的罚单,其中对银行的票据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共开出票据罚单169张。

电票或将走向活跃

《通知》还规范纸质票据背书要求,禁止无背书买卖票据,并要求买入返售方必须确认交易对手是最后一手票据背书人等等

上述市场人士称,这点出了纸票业务违规操作的根本。电子商业汇票(简称“电票”)则具有天然的优势。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也分析指出,当前发生问题的票据大多为纸质票据,纸质银票存在一些先天性缺陷:一是纸质银票作为实体票据,转让交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洞,导致一些心术不正的交易经办人员有机可乘;二是银票市场的贴现、转贴现情况没有统一的登记记录,信息散落在各个交易主体,给不法分子留有机会;三是纸质银票在流通过程中还可能被损毁、被克隆,乃至造假,导致难以如期兑付。

闫自杰亦分析指出,纸质银行票据本身的风险点在于贸易背景是否真实、印鉴管理和票据真伪等方面,但随着票据由信用支付工具演变为融资工具,其风险点逐渐增多,有虚假票据质押、一票多卖、贴现还贷覆盖不良、清单式交易等风险。

事实上,在票据业务风险频发的背景下,除了加强监管、自查,票据电子化也引起业内关注。3月末,市场上曾传出一份疑似央行支付结算司关于电票发展方向的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有序开展票据业务,有效提高电票业务占比”。

周治翰表示,电子商票通过采用电子签名和可靠的安全认证机制,能够保证其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票据无法被克隆、变造、伪造或丢失、损毁;此外,电子商票的出票、保证、承兑、交付、背书、质押、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一切票据行为均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进行,信息统一透明,不存在信息不对称。

而我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建设,早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