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评论 - 正文

债市动荡中有人悄然出手 托管数据暴露机构众生相

(原标题:债市动荡中有人悄然出手 托管数据暴露机构众生相)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2月银行间债券总托管量增加5670亿元至58.14万亿元,月度增加规模环比减少近40%,同比更大幅下滑58%。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12月,债券市场遭遇史上最剧烈调整,债券托管增速大幅下滑,既源于季节性的发行低潮,也受到二级市场动荡的冲击。尽管在防风险、控杠杆的政策基调下,债市杠杆去化仍将延续,未来源于理财等机构的配债需求面临变数,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的异常波动也为一些机构提供配置机会,境外机构在逆境中仍继续增持中国债券,加之银行表内资金配置债券的占比有望提升,2017年债市供需料将相对均衡,投资者对去杠杆无需过于担忧。

债券新增托管量大幅下滑

综合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债券托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银行间债券总托管量为58.14万亿元,当月增加5670亿元,新增托管量较上一月环比下滑约38%,同比下滑58%。

“2016年12月新增债券托管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年末发行计划基本收尾,叠加债券市场恐慌情绪较浓,各类债券(除国开债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天风证券点评称,去年12月份,国海代持事件引发市场各种负面情绪,银行与非银机构之间信用濒临破裂,资金利率持续高企,债券收益率大幅攀升,各类信用债发行规模均出现明显下降,由于短融、超短融到期规模较大,去年12月末托管规模出现大幅下滑。与此同时,中小银行负债端压力仍大,不得不继续大幅增发同业存单,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连创新高。

从环比变化看,去年12月份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超短期融资券的托管量均大幅下滑。机构统计显示,2016年12月份非金融企业信用债托管总量大幅减少2200亿元,创近年最大单月降幅,其中企业债托管规模减少225亿元,为一年以来首次出现托管规模下滑;短融和超短融托管规模减少2033亿元,降幅创历史最高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月同业存单托管规模大幅增加3868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增持规模超过6000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机构分析认为,在市场情绪恐慌、资金面紧张、融资成本持续抬升的背景下,多家公司短融、超短融取消发行,而到期规模仍维持较高水平,是去年12月短融和超短融托管规模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同业存单仍然大规模发行,则体现出股份行和城商行面临的刚性融资压力。

配置力量有增有减

在流动性风险和交易违约事件的影响下,2016年12月上旬,债券市场加速调整,现券收益率大幅上行,恐慌情绪引发了更多的止损盘和做空力量,金融机构降杠杆压力明显上升,不过债券市场的剧烈调整也为一些机构提供了较好的配置良机,尤其境外机构对国债等利率债的青睐热度不减。

数据显示,不同机构的投资倾向出现较大差异,其中商业银行仍是主要配置力量,截至去年12月末,商业银行托管量为32.09万亿元,当月增加5779亿元;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系,出现增持利率债、减持非金融信用债的迹象。而在流动性的冲击下,广义基金减持规模扩大,其当月托管规模大幅减少1339亿元,其对利率债和信用债均出现减持,为两年来首次。

第一创业证券指出,2016年12月,商业银行的资金利率DR007仅在月末时点突破2.7%,其余时点相对稳定,因而一级市场配置利率债无虞;商业银行抛售大量的企业债,则可能与理财产品赎回、去杠杆等有关。广义基金减持国债增持企业债,可能主要受到流动性紧张的影响,在货币基金大量赎回的情况下,国债相对于企业债较为抗跌,且流动性较好,因而成为被抛售的主要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债市调整中,境外机构伺机进场。据招商证券数据,境外机构2016年12月增持人民币债券174亿元,增持力度相较11月份小幅增强,自2016年2月份3号文发布以来,境外机构已累计增持人民币债券2315亿元;境外机构对国债等利率债的青睐热度不减,单月增持利率债195亿元,已连续10个月录得增持,3月份以来累计增持2822亿元。

“我国较高的债券收益率具有较高配置价值。而且从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来看,并不支持长端利率快速上行乃至突破3.5%的历史中枢,在市场流动性紧张得到缓解之后,长端利率必将有所下调,这一波剧烈调整,对‘配置’型资金而言无疑是绝佳的买入良机。”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

总体来看,这一轮债券市场调整有危有机,交易型机构抛售国债获得流动性,并被动持有企业债,如广义基金和证券公司;配置型机构则舍弃企业债,在利率债重估的情况下趁机增持,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如业内人士所言,高杠杆机构在这一轮“洗牌”中应降低了较多的隐形杠杆,债市经历了风雨之后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去杠杆仍将持续推进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在防风险、控杠杆的政策基调下,债市杠杆去化仍将延续,尽管理财增速放缓仍将压制配债需求,但银行表内资金和境外资金的配置需求仍相对强劲,总体而言2017年债市供需料将相对均衡,投资者对去杠杆无需过于担忧。

华创证券认为,理财监管趋严、MPA考核、代持摸底等都是实现金融去杠杆的有效举措,如果没有达到去杠杆的目标,各种措施都有可能被重新严格利用。2017年一季度理财正式纳入MPA考核,理财增速放缓已是必然,而且近期一级发行受阻对理财需求派生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国泰君安证券进一步表示,2016年的债市调整使得商业银行“委外”投资“受伤”,2017年会更加谨慎,“加杠杆”的力度会下降。银行理财则受制于MPA考核,再加上资产负债利差仍然在最低水平附近,扩张的动力大幅下降。

申万宏源则称,尽管2017年对机构和同业发行的理财规模增速大幅回落,但对个人和私人银行发行的理财能支撑理财增速维持正增长;在汇率贬值幅度低于2016年、全球债券收益率仍在低位、国内加快债市开放、2017年债券通有望实施的情况下,境外资金进入债券市场的规模预计继续增加;此外,2017年万能险增速继续大幅下行,但保险资金运用总额增速预计比2016年小幅回落;2017年协议存款到期量高于2016年,对债市有支撑。

“我们认为今年仍是供需相对均衡的一年,尽管表外理财因为放缓而配债需求减弱,但大型银行的自营、保险、地方社保以及养老金的配置需求在增强,尤其是这些机构口味相对清淡,偏好于投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对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支撑相对明显。”中金公司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