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央行昨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30亿元3个月期票据,创下今年2月8日以来最低水平,并连续第2周停发3年期央票。若本周无新的操作,央行本周将通过公开市场继续净投放资金940亿元。这是央行持续第2周大规模净投放资金。
上周,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400亿元。但市场资金面紧张状态并未因此好转,交易员表示,在大盘股密集发行、特别国债陆续推出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7天回购利率两周飚升了370个基点,目前已经推动回购利率攀升至近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央行输血不敌IPO失血
央行昨日公告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继续减弱。3个月期票据发行量进一步缩减,规模较上周再减40亿元至30亿元,创下今年2月8日以来最低水平。同时,3年期央票连续第二周停发。再加上本周二已发行1年期票据30亿元,本周回笼资金量仅为60亿元。而票据到期量为1000亿元。若本周剩余时间不进行其他操作,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连续第2周净投放,净投放资金达940亿元,上周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400亿元。
但从不断攀升的资金价格来看,央行连续两周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资金并没有明显改善市场紧绷的资金面神经。建行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连续不断的大盘股申购带来的资金需求已经成了“无底洞”,央行投放到市场的资金马上又被投入到新股申购中,而申购发行时间相隔短暂,往往导致前一只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还未解冻,后一只新股申购就已经开始,所以才造成市场资金面全面告紧状态一直持续的升温。
据悉,中海油服网下发行昨日起全面展开,同时各机构近期还在为下周一开始,冻结资金规模更加庞大的中国神华A股发行筹备资金,此外还有陆续推出的特别国债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空前旺盛的流动性需求,已经推升回购利率至近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昨日,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报6.754%,较钱一交易日上涨23.5个基点,共成交约1625亿元,成交量较前收盘放量近五成。而在近两周时间内,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累计上涨370个基点。上述交易员表示,资金价格在下周可能将继续攀升,下周末IPO认购期结算前料将保持在当前高位。他还预计,在IPO集中发行结束后,资金面才会恢复宽松状态。
资金价格高企
有望推升特债收益率水平
中国交易所国债指数周四收盘走平,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上涨符合预期对市场打压有限。上证国债指数收盘报109.76点,持平于前收盘。全天成交3.86亿元,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略微增加。交易员指出,债市交投谨慎,投资者关注10年期特别国债的发行结果。
按照财政部此前公布的计划显示,今日将拍卖直接对市场发行的9月第2期300亿元10年期特别国债。福州商行交易员林子君告诉记者,由于市场资金面全面吃紧,而该期特别国债缴款日在节前,所以预计市场投资热情不高,收益率可能会达到4.55%。据悉,该期国债为2007年第三期特别国债,计划发行额为300亿元。甲类成员在竞争性招标结束后,有权追加当期国债,票面利率由混合式招标确定。该期国债9月24日计息,9月26日缴款,9月28日起上市交易。而据此前公告财政部显示,于9月17日面向市场招标发行的15年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为4.68%。在300亿元竞争性招标结束之后,部分甲类承销团成员还追加投标了19.7亿元本期债券,使得总发行量达到319.7亿元。
此外,受资金紧张拖累,银行间国债和央票收盘则延续疲软态势,资金价格的持续上行促使投资者不断提高对现券收益率的期望,市场“抛多买少”局面短期难改。基准7年期国债收益率收盘上扬0.81个基点至4.1845%;1年期央票收益率收涨0.75个基点至3.4815%。全天成交的5只国债1只上涨4只下跌,共成交约83亿元,成交量较周三放量两成。全天成交的28只央票9只上涨15只下跌4只持平,共成交约209亿元,成交量较周三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