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最新资讯 - 正文

创新资本工具无人问津 银行补资本首选二级资本债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魏倩 2018-09-13 08:45: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创新资本工具无人问津 银行补资本首选二级资本债)

本是中小银行的“菜”,今年似乎也成了股份行的“心头好”。

9月11日,中信银行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这是今年第三家通过二级资本债“输血”的股份行,而去年全年仅1家。

资本承压之际,银行正密集通过IPO、定增、优先股、可转债等资本工具补充资本金,不过目前还未见创新资本工具。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银行业分析师许文兵告诉上证报记者,传统资本工具的空间本身较大,用创新工具的必要性还不是很迫切。

二级资本债成主力

受年底监管达标要求、表外融资需求回表等影响,多家银行资本金消耗过快,资本充足率下降。这在近期披露的半年报中已初现端倪。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测算,若上市银行仅通过未分配利润补充资本,2018年将产生较大的资本缺口。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年初至今,银行铆足劲运用多个外源性资本工具补充资本。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平安、浦发等5家上市银行有1585亿元可转债待发;工行、兴业等3家银行今年计划发行及获准发行的优先股合计为1350亿元。

从融资方式上看,银行主要以发行二级资本债为主。据统计,今年约有35家银行发行了1904亿元二级资本债,且还有212亿元待发,二者相加的数值已逼近去年上市银行全年发行规模——去年累计发行二级资本债2320亿元。与此同时,发债融资成本高于去年,发行利率介于4.45%和6.29%之间,而去年最高发行利率不超过5%。

这一融资工具原本是中小型银行的常用方式,今年也成为不少股份行的选择。目前已有中信、浦发、浙商三家股份行加入发行队伍,分别发行30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

“银行面临资本困境,但是现在资本市场环境不太好,大多还是用债务型工具来补充资本。”许文兵表示。

对于能够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融资方式——定增,仅农行年初1000亿元定增方案实施成功,南京银行30亿元定增计划意外被否。

创新资本工具暂未动静

银行利用多种工具优化资本充足水平,不仅要满足监管要求,也决定着银行竞争力水平。至于选择何种工具,各家银行各有打算。

平安银行董秘周强此前表示,定增需要股价处在上升通道,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发行难度非常大,经常会有发行失败的风险,这是大部分银行不选择定增的原因。可转债市价可以低于每股净资产,但转股价要高于每股净资产。若6个月后转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就可以顺利转股。

从记者梳理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含定期转股条款资本债券等创新资本工具。

许文兵认为,银行资本以核心一级资本工具为主,只要用了资本工具就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创新工具本身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操作模式,也面临新的监管要求,发行优先股或其他资本工具目前还有空间。

不过,从目前我国上市银行面临的资本困境、《巴塞尔协议III》的规定和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来看,我国推出创新资本工具已势在必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