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市评论 - 正文

中国信用环境之行业风险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专题一:原理篇

来源:金融界 作者:中债资信 2015-11-11 13:48: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专题概述

任何一个微观的企业主体都存在于一个宏观的外部环境之中,外部环境的差异会对企业的信用风险形成机制造成不同的影响,评级机构必须依据企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去构建自身的评级方法体系,才能有效保障自身评级技术体系的科学性。信用环境的研究中,行业环境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行业风险是评级机构研究企业信用风险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

中债资信特别推出《中国信用环境之行业风险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系列研究,探究中国行业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从而为企业信用分析和评级方法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专题将分为三个部分:

专题一、《原理-行业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专题二、《机制-行业风险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机制》

专题三、《启示-中国特殊行业环境下企业信用评级启示》

作者:中债资信评级技术开发团队 张帆 邓婕

一、行业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差别

行业风险是一个常用的概念,但同时也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行业风险既可以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表示行业内企业面临的行业变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可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示行业之间由于行业特征的差异,导致的不同行业内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的相对稳定程度、健康程度、规模空间的差异。行业风险对于行业内企业而言是一项系统性的风险,因此行业风险将直接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然而,行业特征只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行业风险的高低也更加倾向于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这也是信用风险分析中行业风险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行业风险对应的概念为行业信用品质,即行业内企业的平均信用风险水平。如果我们将行业风险视为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要素之一,那么行业信用品质则为行业风险对企业影响结果的直观体现,同时行业信用品质也包含了其他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所考虑的风险要素更为宽泛。

二、理论框架下行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同一行业内部企业活动构成上的差别,使得行业间结构及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的活动规则都发生改变,形成了行业的固有特征。这些固有特征是决定行业内企业市场生存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行业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综合来看,对企业外部环境产生影响的行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与经济运行紧密程度影响

行业是经济总体运行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和总体同步性。虽然每个行业的业绩表现都会受到周期变化的影响,但由于行业本身特征上对经济联系紧密度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不同行业在经济波动中波动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一方面来看,经济波动带来的收入变化,使得不同消费收入弹性的产品需求发生改变。行业需求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行业产品的消费收入弹性,收入弹性较高的产品(如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会随收入变化而激增或推迟,而收入弹性较低的产品(例如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随收入变化波动较为有限。

另一方面,受行业成本结构的影响,不同行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程度出现差异。从成本结构角度看,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越高的行业,经营杠杆越高,行业利润对产量变动就越敏感,且在周期下行阶段产能退出的滞后性越明显,行业利润变动随经济周期变动的幅度就越显著,形成明显的行业景气变化。

(二)受产业发展阶段的影响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行业,其成长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是区分行业发展潜力与成长性重要依据:

在初创期阶段,由于需求端未被充分唤起,供给端提供的产品品类也比较单一,技术水平亦不成熟,且企业在这一阶段要支付大量的创业成本,因此行业整体的市场规模较小、成长性低;

在成长期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开拓,新产品逐渐获得消费者认同,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产品品类逐渐多样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行业整体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时,大批生产厂商争先进入该行业,竞争者数量也出现快速增长;

在成熟期阶段,市场需求稳定,技术成熟且标准化程度高,产品品类趋于同质化,因此该阶段的市场趋于稳定;

在衰退期阶段,市场涌现出大量替代品,使得消费者对原行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大幅下降,行业中的产品品类逐渐减少,基本不再出现新的技术变革,行业的市场规模和盈利空间逐渐萎缩。同时,一些厂商开始主动或被动地退出该市场,转而寻求其它的投资机会。

(三)受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行业的市场结构(组织结构)是指行业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竞争与垄断的关系。通常而言,行业发展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市场结构反映了行业的竞争性质,决定了市场价格形成方式,从而对行业效益水平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产生直接影响。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决定市场结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市场进入壁垒、市场需求增长、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以及短期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比例等,其中,前三项要素是影响行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依据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同,通常可以将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完全垄断型、寡头垄断型、垄断竞争型和完全竞争型。

在完全垄断型和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下,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几乎控制整个行业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价格及自身利润水平,从而使得行业基本不存在因企业竞争而导致行业利润水平发生大幅波动的问题;

在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下,主要表现为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市场整体集中度偏低,不过行业内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或区域化特征明显,可以显著缓解行业内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保证行业利润水平不被过分挤压;

在完全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下,虽然现实中基本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但部分行业可能表现出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很低,且行业内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行业内企业竞争非常激烈,由此将拉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

(四)受产业政策的影响

政府的税收、法律、政策及其变化会影响每一个行业。产业政策即是由政府根据行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制定的干预和调整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整产业布局、行业内企业间关系等内容的政策。与政府的宏观调整政策相比,产业政策作用于不同行业,对具体行业调整的直接成分较高,并且是一种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中长期政策。

目前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以及产业规制政策等,分别对行业的竞争与垄断情况、战略行业的扶持与衰退行业的撤让、行业内企业技术进步、行业的空间分布、行业的进入壁垒造成影响。根据不同行业产业政策的实施情况,国民经济中的所有行业大致可分为政策鼓励类行业、政策不干预类行业和政策限制淘汰类行业三类。一般而言,鼓励类行业的发展环境相对良好,并通常能够受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能够保证行业利润在一定水平之上,并间接提升了行业的市场地位;一般类行业则基本属于纯市场化运作行业,国家基本不会对其行业运行和发展进行过多干预;淘汰限制类行业则属于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拟限制其行业整体规模或需要调整其发展或运营模式的行业,从而导致其融资环境及生存环境较差,发展前景很不乐观。

(五)受产业链地位的影响

产业链是行业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要素价格或降低要素质量来影响行业盈利水平及产品竞争力,如果该要素对于行业生产非常重要或难以替代,则这种影响程度会显著提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大大增强;对于下游购买者而言,购买者主要通过提高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或压低价格来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盈利水平,如果购买者总数较少或少数几家购买量占比较大,而行业企业由大量相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组成,则行业对应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不同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各有不同,从而导致行业之间对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行业,往往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对上下游行业或市场施加有效影响,原材料和产品的定价能力较强,从而使其能够保持一个较高的盈利水平,且即使自身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也可以通过进一步占用上下游资金满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行业在产业链中所处地位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行业对于上下游行业或消费者的依赖程度及其之间的供需结构,因此上下游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行业对上游资源及技术的依赖程度、行业对下游行业销售渠道以及购买者的依赖程度、行业向上下游行业拓展的难度等因素是影响行业在产业链中地位的主要决定因素。

(六)受技术创新和行业间产品替代影响

受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模仿活动的影响,不同行业之间可能由于生产的产品互为替代品而产生竞争关系,在这种竞争关系下,行业盈利能力将受制于替代品行业的生产能力、销售与盈利扩张情况。当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时,其对行业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强。如果不同行业各自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则由此产生的替代风险将可能对行业利润水平、现金流入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特定行业产品替代风险的高低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产品的重叠程度,即两个行业之间在所使用的技术、产品或服务特性、针对的需求群体等方面的相似性,这是判断其他行业产品或服务是否将对该行业形成替代的前提;二是替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替代产品或服务在价格、品质性能、对客户的需求满足程度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优势;三是转换成本的高低,客户对于任何产品或服务的置换都存在一定的转换成本,如果这种转换成本较高,则即使其他行业存在类似的替代品,现有客户转向使用替代品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