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债方面向来极具创新风格的国开行,昨日又发行了2期7年期含权浮息金融债。与往期浮息债需求旺盛不同,昨日两期债投标倍数平平,显示机构对短期紧缩预期仍挥之不去。同时,基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11国开37浮息债中标利差高达80个基点,创下了今年以来该类型同期限债的新高,反映机构对一年内加息次数尚存分歧。
互换权是这两期浮息债最大的亮点。其中,11 国开36为基于3月Shibor利率的浮息品种;11国开37 为基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浮息品种,两只债可选择在第1年末和第2 年末互相转换,转换比例为面值的1:1,发行量均为150亿元。
据一位交易员透露,11国开36和11国开37的中标利差分别为-20个基点和80个基点,中标倍数分别为2.05倍和1.57倍,表明相比定存浮息债,Shibor浮息债更受机构偏爱。
事实上,两债含有互换权,Shibor债认购倍数缘何较高?“即便在端午节后会加息,定存浮息债的收益率仍低于同期限的固息债和Shibor债,而Shibor债收益率还将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因此短期内(至少在行权前的1年内)Shibor债的价值要高于定存浮息债。”国海证券债券分析师高勇标这样告诉记者。目前,机构对5月份CPI同比增幅的预期多为5.4%-5.6%之间,市场对端午节前后加息预期较强。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11国开37浮息债,中标利差为80个基点,不仅创下了今年以来该类型同期限金融债的新高,也大大高于之前市场预测均值10个基点左右,反映机构对未来一年内加息次数尚存分歧。招商证券债券研究小组指出,目前浮息债二级市场收益率反映了一次左右的加息预期,从本次招标结果来看,投标的机构对于未来一年内加息的次数还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是一年内还会有两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