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5月CPI同比增幅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机构谨慎气氛仍浓,债券市场依旧“阴雨”不断。本周以来,债市出现了明显的抛盘态势,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普跌。业内人士分析,存款准备金率的再度上调,将令信用债短期继续调整的压力加大。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近期跌幅最大的当属短期融资券。根据本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公布的最新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显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收益率估值在本周均继续上涨,涨幅在1-12个基点不等,而短融的整体涨幅普遍高于中票。其中,重点AAA评级短融涨幅最大,为12个基点;其次为AAA评级短融,上涨了11个基点。
下跌的不仅是短融等信用品种,整个银行间债市个券价格都在持续下跌。值得一提的是,在Shibor利率走高的情况下,Shibor浮息债的价格却加速下降。事实上,作为此前一直被众机构追捧的Shibor浮息债,自上周以来就跌势明显。以较为典型的7年期11国开17为例,本周一成交在99.87元,大幅下跌0.34元。此外,昨日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上行至3.89%附近,较5月底上升了近7个基点。
面对股指的下跌,交易所市场“股债跷跷板”效应也在减弱。自今年6月以来,交易所信用债也出现了一轮跌势。其中,公司债和城投债跌幅较为明显,如往日成交较大的一些品种08新湖债收益率仅周一就上行了13个基点。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期交易所市场信用债收益率明显上行,但与历史上市场下跌时期相比,成交量却十分有限,而下跌明显的品种多为老券,表明机构对这些老债的买入意愿也明显降低。
市场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担忧和流动性的紧张,是债市“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央行已累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5月份CPI同比增幅高达5.5%的数据出台前,市场对于信用债趋于谨慎,买盘意愿也较为清淡。而在昨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前,银行间回购市场资金也继续紧张,资金价格也一直位于高位,隔夜回购已连续6日在3%以上,7天回购利率则连续三日保持在4%以上。
昨日下午,今年第六次存款准备金率的“突然”提高,也不禁让机构为资金本已趋紧的债市后市 “捏了一把汗”。业内人士分析,若没有准备金率的突然上调,预计近期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会逐步好转,信用债收益率也会有所回落。但是此次准备金率的突然上调,将令市场资金面紧张的状态延续,信用产品短期内仍面临调整的压力,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都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