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银行间市场资金旱情的缓解,债市一级市场招标也开始回暖。昨日国开行发行的5年期11国开40债,投标倍数达到了2.04倍,一扫前期一级市场“流标”的阴霾,创下了今年3月份以来同期限固息金融债投标倍数的新高。
国开行昨日发行的200亿元5年期固息金融债,选择在6月30日这个银行“半年考”的日子招标,招标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据一位交易员透露,本期债券中标利率为4.33%,与二级市场相差不大。投标倍数则高达2.04倍,创下了今年3月8日以来5年期固息金融债招标倍数的最高。
事实上,由于资金面紧张,6月份一级市场的发行利率均高于二级市场水平,资金面对债券发行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国债发行甚至一度出现“流标”。但从上周五开始,资金面旱情渐缓,昨日7天回购和1天回购分别维持在6.56%和5.02%。
“目前7天回购资金价格仍在6.56%的高位,主要是由于逆回购较高的资金成本,而实际银行间资金‘旱情’已趋于缓解。”兴业银行债券分析师郭草敏表示,随着跨过月末关口,资金面有望暂时改善。而资金面紧张程度暂缓,是机构热衷于本期金融债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本期金融债的缴款日在下个月的7日,因此昨日机构投标时的资金压力并不大。
除了资金方面压力渐缓,经过前一波的调整,5年期金融债的投资价值也日益显现,成为机构对本期债券需求回暖的另一原因。从年初至今,5年期金融债二级市场收益率累计上行了逾40个基点,在6月下旬达到两年半来的高位。不少机构认为,目前5年金融债防御性较强。广发银行认为,目前其收益率可基本可以覆盖一次加息带来的冲击。第一创业也指出,经过此轮调整,金融债是有相对机会的。目前5年期金融债的利差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具有较充分的保护作用。
目前银行间债市正处于多方博弈的均衡态势,虽然回购利率小幅回落,但央票发行利率的上升,令加息预期有所加强,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随着法定缴款日的远离,再加上不少银行对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基本结束,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略有改善。但从昨日的银行间回购市场来看,尽管隔夜品种资金价格出现了回落,但7天和14天品种资金价格仍然小幅上扬,并出现了26个基点的“倒挂”。某银行资金交易员表示,由于7月5日是存款准备金的常规缴款日,7月初资金面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