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评论 - 正文

相信政府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刚 2011-07-12 07:44: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10万亿元,云南高等级公路建设近千亿元贷款被指“违约”,城投债被抛售,等等。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地方债务的真假消息不时见诸各类媒体。 ....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10万亿元,云南高等级公路建设近千亿元贷款被指“违约”,城投债被抛售,等等。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地方债务的真假消息不时见诸各类媒体。
一个名为某香港投资公司的微博,断章取义地转载了一段7月6日交易所城投债被抛售的文章。在经过几个名人转发后,事件很快发酵,并且居然上升到海外资本做空中国的高度。其实,7月6日交易所部分城投债的大幅下跌,是因为有投资者在临近闭市前以最小交易单位做收盘,人为打压收盘价所致。但是,经过媒体尤其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上大肆宣扬后,各金融机构管理层及风险控制部门不得不有所作为,纷纷召开城投债风险控制会议。风险控制措施必然包括加强投债的投资限制,极端的机构会限制城投债的买入,并要求投资部门对持仓城投债出具处理意见及计划;投资部门为了免责,也不得不进行适当的减持,由此我们看到个别地方债在二级市场出现了清仓盘。
事实上,多数债券投资者并不认为城投债真的会出现违约风险,我国国有银行的信贷结构都是以短期流动性借款为主(长期贷款有比例和风险权重等条件限制),企业也只有以短期贷款支持中、长期投资项目,投资项目与负债期限错配。在多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求企业贷款,怕企业还款不贷,优质客户流失。一般来说,企业只要按时偿付利息,银行一般每年都给予滚动借新还旧,长此以往,企业也养成了期限错配、忽视现金流管理的习惯。
城投企业投资项目一般以大型基建项目为主,有投入规模大、回报期长等特点,银监会突然要求银行不得借新还旧,只收不贷,企业事前没有相应的现金流计划,短期自然无法应付。这样一刀切的突然转向策略,对风险已经暴露的项目资产是“割肉”式的风险控制,能收回多少算多少;但对风险尚未暴露,甚至资产质量优良的项目,采取这样的策略,则会造成项目夭折甚至资产损失。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高、项目质量良莠不齐是不争之实,相信政府会妥善处理地方债务平台问题,既能缓解地方企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又能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以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就是极好的案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