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统计局公布了1月份物价数据,当月PPI同比上涨0.7%,符合预期,而4.5%的CPI涨幅则几乎高于此前所有机构的预测。这一数据使得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目前的物价形势,焦点集中在今年整体的CPI水平、通胀趋势下行的可能性以及货币政策方向。
在市场经历较大调整的基础上,1月份CPI数据无疑令市场雪上加霜,数据公布之后二级市场抛盘立即涌出,10年国债收益率迅速上行至3.60%,10年金融债收益率直接涨至4.10%,5年非国开金融债收益率也上行至3.80%以上。然而在交易员惊魂未定之时,收益率又开始缓慢下行,下午10年国债逐步下行至3.54-3.55%。
目前市场更多地把1月份CPI的超预期归因于春节因素。不受节假日因素影响的PPI的下行趋势和幅度均与预期一致,加上近年来CPI高于PPI的幅度罕见,市场仍保持CPI未来将继续下行的预期。从历史上看,CPI的运行趋势比单月的数据更重要。由于统计方法和口径的问题,单月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0.5%。食品价格自从去年中秋节持续大幅回落以来,存在反弹的内在要求,其在最近2个月的CPI中有所反映,但是被春节因素所掩盖。初步估计2月份的CPI在3.5%-3.6%左右,即使剔除极端天气的影响,数据也略高于我们此前的预期,但不会改变CPI下行的趋势。
从资金面来看,节后市场资金情况一直好于预期,本周还进行了460亿的1-3个月公开市场正回购,下周三的准备金补缴应可顺利过关。从往年情况来看,2-5月份市场资金面向来波澜不惊。如此看来,资金面的预期好转也是周四市场能暂时企稳的重要原因。预计未来债券收益率依然以下行趋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