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央行停止了3个月、6个月期限票据的发行,公开市场操作仅使用28天正回购工具,央行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体系在年底春节期间的流动性充裕,减少了锁定期限较长的央票发行。这一消息对资金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至少央行的近期态度十分明确。存贷款的增长以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变化,使得债市资金面再度宽松,业内人士认为,明年债市的投资机会或将显现。
一方面,人民币存贷款差的增长使得资金面较为宽松。10月份数据显示,人民币信贷余额同比增长13.8%,维持了今年5月份以来的小幅反弹态势。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上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差仍在扩大,由此导致,三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3.96%,比去年同期上升0.32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15个百分点,货币供应仍比较充足,流动性仍然宽松。
另外,停发短期央票促使资金面宽松。央行本周四停止了3个月、6个月期限票据的发行,公开市场操作仅使用28天正回购工具,本次招标金额150亿,最终确定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1.64%,较上次11月29日的公开市场操作再度上涨19个基点,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同时年末央行的资金回笼力度有减弱迹象,本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共回笼600亿,扣除前期450亿资金到期因素,本周实际净回笼量仅有150亿元,创下了9月份以来的新低。虽然目前资金面需要额外考虑外汇掉期产生的人民币净回笼,但该部分的实际数额并不向市场公开,市场各方难以达成有效的共识,央行稳定市场预期的意图比较明显,政策面的利空因素带来的市场恐慌有所退潮。
当前货币市场利率的上行已基本到位,1年期央行票据合理收益率在1.80%—2.00%之间,3个月票据合理收益率在1.60%—1.80%之间。央行后续公开市场操作存在缩量的可能,如果央行继续大量回笼,央行将更多地采用数量招标或借助互换操作等方式以避免对货币市场收益率产生较大的冲击。
总体看,近期央行加大回笼基础货币,将减少未来两个月的资金供给。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金率、不良贷款率的硬性要求,将使贷款增速继续下滑。预期到明年一季度,人民币存贷款差额将继续扩大,债市资金面将经历由紧缩到宽松的阶段。
易方达基金分析人士指出,综合来看,货币市场利率的回升和CPI的上升预期,已经推高目前国债的收益率。在CPI仍将经历略微上行的预期下,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将在目前的水平上稳中略有上升。大证券分析员表示,目前债券市场的消息面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虽然市场预期CPI将会出现反弹,但反弹的力度会相对较小,总体上债券市场继续回调的幅度会相对较小。由于目前影响短期段收益率曲线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大,建议投资者适度回避2年期以下的短期段债券,长期段的走势在目前相对比较的明朗,建议投资者关注长期段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