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最新资讯 - 正文

多因素支撑坚定债牛信心 券商建议持券待涨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溢仁 2015-08-17 08:28: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华网上海8月15日专电(记者 杨溢仁)本周以来,受汇市大幅波动的影响,债券市场的获利了结情绪有所升温,现券收益率走出了一波震荡向上的行情。

尤以信用市场而言,截至8月14日收盘,银行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一改前期整体下行的态势,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格局。

显然,由人民币贬值引发的市场对资金外流的担忧情绪,短期内对债市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过,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认为,现阶段,债券市场的牛市格局不会就此发生改变。

经济基本面的持续走弱为债市表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期公布的7月份贸易数据、PPI数据、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无一例外显示出了经济动能的重新滑落。”一位商行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叠加本次汇市冲击对流动性的负面影响,个人预计,后续管理层仍将进行更多的流动性支持操作,以规避资金收紧和风险资产调整的压力。毋庸置疑,投资者仍可以坚定地持券待涨。”

不仅如此,目前资金从股市向债市的结构性转移并没有结束,债券市场整体的流动性非常可观。业界普遍认为,在2015年剩余的时间内,债券市场仍将面临经济乏力、流动性总体充裕的局面,即便当前债市收益率已经下行至较低的位置,继续回落的空间有限,可后期收益率保持低位徘徊仍是大概率事件。

在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看来,伴随股市财富效应的弱化,未来各机构对债券的配置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就最新的托管数据考量,7月广义基金在中债和上清所总持仓规模大增4313亿元,占托管净增量的三分之一,全面扫货各类债券,尤其以政策性金融债和信用债等票息品种为主。”徐寒飞称,“当前资金回流债市带来的配置压力可见一斑。未来供需关系在资金大举回流的背景下料将出现逆转,市场的主要矛盾也将从前期的供给压制转向需求过剩。”

无疑,票息资产供应的相对稀缺将成为未来经常状态。从7月份的供给情况来看,虽然总供给量较高,但剔除以地方政府债为主的利率债品种后,信用债的增量主要来源于以房地产债为主的公司债品种。

然而,通过观察房地产行业的数据不难发现,目前地产新增投资仍然非常羸弱,地产债的供给大概率是替换过去高成本的非标和贷款融资,行业给全市场提供的收益水平实际是下降的。此外,过去提供高票息回报的另一板块——城投债,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大幅缓解再融资压力的背景下,高成本发债动力显著下降,市场难以预期仍能规模性地从城投债板块上获取高额票息回报。

也就是说,在疲弱的经济环境中,随着企业融资需求的大幅萎缩,未来能够为市场供应的票息资产将越来越稀缺。

受访的多位券商研究员均向记者表示,后续伴随各路避险资金回流至债券市场,为了积极寻求低风险资产出路,届时各机构间的资产配置竞争将逐渐加剧,这也将使得同业资产收益出现明显下降。

从供给过剩到供不应求,在市场资金大量堆积急于寻找突破口的背景下,本轮债券牛市仍将续航。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