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最新资讯 - 正文

债牛持续银信入市淘金忙 股债跷跷板在向债市倾斜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苹苹 2015-12-14 08:22: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波动加剧,一部分来自银行理财和信托的资金加大了对债市的配置。业内人士称,当前债市虽有所调整,但银行和信托等机构在相关领域的配置或仍将继续。未来债券市场仍将是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熟悉银行理财市场的人而言,去年年末由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银行理财向资管行业转型的意义不可小觑。在该意见稿中,提到允许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等相关账户,鼓励理财产品直接投资。

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未来几年新增理财规模在20万亿以上。2014年年末,居民储蓄总规模约在50万亿,该测算假定有一半左右资金被理财取代,则未来几年新增银行理财规模在20万亿以上。按照 35%配置非标、60%配置债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万亿新增理财就会带来12 万亿新增债券投资需求、1 万亿新增股票投资需求。

而今年的市场上,相关的投资趋势似乎也证明了银行理财资金在“股债跷跷板”中的腾挪转换。年初以来,随着A股市场持续向好,银行理财资金不断加快了入市步伐。其通过结构化的资管产品等形式,以杠杆资金的身份大量入市。

然而,股市随后在6月至9月的调整,不仅使得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数量急剧减少,也使其投资风格发生转换,转而向更为传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标的转移。海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姜超也认为,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彼时资产的轮动已经开始。他指出,在金融类大类资产中存在从货币牛市到债券牛市、再到股票牛市的轮动。自从6月份的暴跌以来,市场追逐流动性,短期现金为王,于是又回到了货币牛市。这也意味着,在市场震荡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配置价值正在提升。

不仅在银行理财市场上,“股债跷跷板”在向债市倾斜,投资市场上冰火两重天的情景亦在信托行业上演。

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行业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信托业在股票类信托的规模上大幅回落,相比较今年第二季度约减少5100亿元;而债券类信托的规模却增加了1300亿元。

信托业内人士称,今年三季度由于债市火爆,一些信托公司开始尝试通过单一结构化信托形式做债市配资业务,信托资金由此前的青睐股市转而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倾斜。至于未来,部分信托业内人士称结构性债券业务或将帮助信托公司加强与银行及券商等机构的合作,也有助于信托公司部分产品的标准化进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