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今日焦点 - 正文

可转债发行倒计时 绝对定价模式将生变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忠 2015-12-15 08:45: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周末,证监会时隔数月重启了可转债审核,三公司集体通过,市场已嗅到转债即将发行的信号。由于稀缺而导致的可转债高估值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而此前绝对定价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上周末,证监会时隔数月重启了可转债审核,三公司集体通过,市场已嗅到转债即将发行的信号。由于稀缺而导致的可转债高估值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而此前绝对定价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可转债高估值已经成为投资者心中难言的痛。周一大盘风格突变,保险券商股强势。新华保险强势涨停,国金证券大涨7%。不过作为正股衍生品,14宝钢EB和15清控EB表现平平。前者涨幅2.29%,后者仅0.17%。而导致涨幅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转债的高估值。

“此前由于可转债市场存在巨大涨幅,多半转债退市。需求刚性的存在,造成了一券难求的格局。因此,稀缺性导致的高估值在三季度后始终困扰市场。”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表示。

不过,由于周末三家公司可转债方案集体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市场已经嗅到了可转债即将恢复发行的信号。因为这是股市三季度异动以来,证监会首度审核可转债发行方案。

数据显示,发审会此前最后一次审核可转债是在5月29日,同时通过了蓝色光标、厦门国贸和九州通发行方案。

“三季度股市异动,实质上已经造成了可转债发行的停滞。而证监会周末突然宣布三家公司方案通过审核,这是可转债发行步入常态化的标志。”兴业证券分析师左大勇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上周末广汽集团、精工钢构和天汽模三家公司可转债预案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合计募资资金额度71.2亿元。

不仅兴业证券,中金公司也表示,可转债新券将重启发行。

“IPO已经开启,此前发行可交换债也没有对股市造成不良反应,加上已经核准的转债发行人等待时间已经较长。预计未来2周内就能见到新券发行,年底到明年初有望成为传统转债发行密集期。”中金公司分析师张继强表示。

“即使年末不能发行,1月份重启也是大概率事件,而且一季度有望成为转债新券供给的密集期。”左大勇认为。

据统计,此前已经得到核准文件的5家公司拟发行预案合计金额107亿元。除此之外,还有6只传统转债和1只大公募EB等待审核,合计募资129.5亿元。目前已拿到批文但是尚未启动发行的分别为澳洋顺昌、三一重工、厦门国贸、蓝色光标和九州通。

据悉,这几家公司拿到证监会批文的时间集中在5月和6月间,由于批文6个月有效,因此多半已经过期。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可转债的发行。“此次史无前例的事件导致了可转债发行暂停,因此,证监会可能会将批文时间延长或者重发批文。”一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而一旦重启发行,将极大缓和可转债稀缺性,从而缓解高估值。

目前可转债市场由于稀缺性是采用的绝对定价模式,价格在140元到150元之间波动,而且溢价率均较高。当筹码稀缺的状态被改变,而股市短期难以上演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快牛行情的局面下,转债估值继续压缩,回归到正股+溢价率定价模式是大概率事件。

“转债二级市场估值和交易行为正常化必须从一级市场重启开始。转债‘看价不看估值’的不正常现象将有所改观。”张继强强调。

不过短期内,即使转债发行,也没有大盘转债,叠加上当前资金宽松资产缺乏的现实状态,转债估值较高仍可能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