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评论 - 正文

债市危情传导至一级市场 举债暂缓数量骤增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16-12-16 12:22: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2月以来, 推迟或发行失败的债券已达到45 只,而整个11月才有32只。这也意味着,12月推迟或发行失败的债券数量将出现骤增。

继本周一后,12月15日,股市、债市、汇市再度经历“三杀”局面。尤其受到关注的是,中国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双双跌停,这两大品种也是上市以来首次跌停。

前一日晚间,市场再度传出债市利空消息。包括国海证券(000750)(000750.SZ)债券团队员工私刻公章并失联、某券商违约、某银行代持债券产生巨额亏损、某基金旗下货币基金巨额赎回等,不过涉事银行、基金和一家券商都相继发布公告予以了否认。

其中,12月15日,国海证券停牌并发布公告确认,涉事的两名员工伪造公司公章进行债券交易,其中一名于今年8月离职,另外一名则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债市目前这种局面就像去年年中的股灾,一有风吹草动就极其紧张,资金也开始相互踩踏。”12月15日,北京某大型券商一位债券研究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波大跌下来,已经没有多少人是盈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债市的跌跌不休也开始传导至一级发行市场。

12月15日,上市公司云天化(600096)(600096.SH)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总额为1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债券事项,原因为“国内债券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

如果将时间拉长,情况则更加明显。据Wind数据显示,在12月的前半个月内,推迟或发行失败的债券已达到45只,而整个11月才有32只。

黑天鹅频击脆弱债市

经历了周一的大跌,债市已犹如惊弓之鸟。

12月14日晚间,一些利空传言迅速在各大投资圈传播,涉事机构如廊坊银行、华龙证券、华夏基金等纷纷在第一时间发布澄清公告。不过令业内人士不解的是,同一日晚间为何会密集出现多件利空消息同时击中本已脆弱的债市。

12月15日,债市在美国加息以及上述利空因素等多重交织下再度受创。中国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以来均现首次跌停。

而处于传言漩涡中心的国海证券则于12月15日临时停牌,其后发布的公告显示,确有两名员工伪造公司公章、盗用公司名义签订协议,其中一名员工已于8月1日离职,另一名则投案自首。“公司将依法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国海证券称。

对于涉案金额以及对公司可能的影响等细节,国海证券此番并未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5日拨打其披露的投资者电话,但无人接听。而其投研人员对此也均表示“不知情”。

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郭捍东指出,如公章确系伪造,涉案员工肯定涉嫌(合同)诈骗,国海证券也有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当然前提是被骗方是否足以相信该两名员工系代表国海证券,且被骗方在交易中无明显过错,这就是民事法律上的所谓“表见代理”。如两员工行为被认定构成表见代理,则国海证券作为“被表见代理”方,将先行向被骗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然后国海证券再向两名员工索赔。

“关键是即使公章是假的,两名员工的行为能否被认定为表见代理。”郭捍东对此指出,被骗方是否已合理注意,是否无明显的其它过错(过失),以及两员工的行为是否足以令一般交易对方相信,是判断表见代理构成的几个重要要件。

“上述利空因素只是导火索,汇率调整、政策略微收紧等导致资金面因素及资金面预期因素,被动和主动去杠杆,是这轮调整的主因;等这些因素回稳了,市场也会企稳。”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一部总经理、首席投资经理梁福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稳特征包括资金面紧明显改善、杠杆回到可控位置、政策引导预期稳定等。

12月15日,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一位债基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天买盘活跃了一些,但买卖价差很大,要看央行的后续态度。”

推迟或失败发行债券骤增

“债券的走弱和大跌已经持续好多天,近期更是传导到了一级市场的发行。”上述债券研究员表示。

“债券市场大跌,融资成本趋高,因此公司纷纷取消发行。实际上,几周前取消发行债券的趋势就比较明显了,发酵到12月数量更是明显增多。”北京某大型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比如12月14日,星宇股份(601799)(601799.SH)发布债券发行自然终止公告称,2015年12月14日收到证监会核准本次发行的批复,此后“密切关注债券市场利率变动情况”,考虑到之前市场变化及本次拟发行的公司债券综合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未能在批复有效期内发行,故自然终止。

12月15日,云天化亦公告终止非公开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原因为“国内债券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综合考虑目前的融资环境、融资时机、融资成本等因素研究决定终止”。并称,“公司已通过其他融资满足了营运资金的需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12月以来就有云天化、财信发展(000838.SZ)、星宇股份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终止债券发行的公告,原因均是“债券市场变化”。与之相比,11月并未有上市公司发布终止债券发行的公告。

“公司之所以终止债券发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家对房地产再融资政策的收紧。”12月15日,财信发展证券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短期内也不会筹划新的债券发行工作。

另据Wind数据显示,12月以来,推迟或发行失败的债券已达到45只,而整个11月才有32只。这也意味着,12月以来推迟或发行失败的债券数量骤增。

比如,拟定于12月15日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的三明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决定延迟债券发行工作,原因系“市场波动”。

“债券市场这么弱,发行方最好终止。”上述债券研究员指出,没人买,没钱买,募集不满,中介不包销的话就是发行失败,还不如取消等下次机会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