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今日焦点 - 正文

外资持续加仓中国债券 主动投资趋势渐起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嘉捷 2019-04-10 08:30: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将是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债券的大年。这意味着,全球对中国在岸债券的被动投资“闸门”开启,将推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的进程。在经历2018年的“债牛”之后,楼超对今年中国债市继续保持乐观,尤其关注今年“宽信用”的结构化传导中企业信用债的配置机会。

(原标题:外资持续加仓中国债券 主动投资趋势渐起)

今年将是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债券的大年。从4月起,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之一的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这意味着,全球对中国在岸债券的被动投资“闸门”开启,将推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的进程。

春江水暖鸭先知。过去一年来,瑞银资管固定收益基金经理楼超频繁收到来自海外机构的主动问询。“海外资金已准备了很久,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随着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指数,很多长线资金已准备好进入中国债市。”楼超近日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说。

在经历2018年的“债牛”之后,楼超对今年中国债市继续保持乐观,尤其关注今年“宽信用”的结构化传导中企业信用债的配置机会。

外资稳步流入债市

外资的青睐,源于中国债市的蓬勃革新。2017年以来,一系列债市改革开放措施落地,债券通“北向通”开放、交易实现实时券款对付、投资境内债券3年内免征税、推出大宗交易流程,以及引入国际评级机构入市展业等。

“这些改变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海外机构也逐渐接受、熟悉了中国的交易制度,包括债券通等创新的交易模式。”楼超说,外资稳步流入中国债市的趋势已很明显。

尽管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占比仅约2.3%,但对境内债市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哪怕是在境内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时候,海外资金仍在持续加仓,其稳定的净流入对境内利率债市场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楼超说。

据瑞银统计,海外投资者在岸债券持有额从2016年2月的0.67万亿元稳步增加至2018年末的1.7万亿元。

外资看中的是中国债券的收益率。尤其是来自欧洲等负利率国家的海外资金,在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时,会从收益率、风险分散、回报来源多元化等角度出发,而考虑配置中国在岸债券。

相较于全球整体债券市场,中国在岸债券平均久期较短,且具有可观的收益率。据瑞银统计,截至2019年1月31日,中国政府及政策性银行债券的平均久期为5.5年,平均收益率为3.2%。而当前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的平均久期为7年,平均收益率为1.9%(未对冲)。

伴随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指数,更多主动资金也将开始进入。目前已有海外主权机构就投资中国债市进入最后谈判阶段,这些是以前从未涉足过中国债市的资金。“有不少对冲基金、大型公募等机构前来询问人民币债券的配置事项,尤其是来自欧洲的投资者比较有兴趣。” 楼超说。

继续在信用债中找机会

去年的利率债牛市行情下,瑞银在海外的人民币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7%左右。对2019年中国债市,楼超表示,将继续保持乐观,投资策略从利率转向信用。

市场最为关心的是流动性会否进一步走向宽松?楼超认为,实际货币并没有市场想象得那么宽松,更多的是在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和定向资金支持。比如,今年通过减税降费,定向扶持民营企业等结构性措施,来确保流动性充裕。

他进一步解释称,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会造成资金流入地产、流入过剩产能的行业等。今年政策发力也不再是简单地用宽货币去刺激宽信用,而是通过为企业减负、加大引入外资力度、颁布外商投资法等措施。

货币政策上,楼超认为,利率双轨并一轨的进程也值得期待。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银行市场化、高风险金融机构退出、资管新规如何影响到理财市场等发展变化,今年也应重点关注。

从年初数据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债券发行数据渐显暖意。截至今年2月末,企业债券余额为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为2017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多重信号下,“信用债介入宜早不宜迟。”楼超透露,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其配置重心已经从利率债转向信用债,今年将继续在民企信用债中寻找机会。“目前城投债利差已经缩窄,但民企信用利差没有大变化,这个在未来政策落实中会逐步缩减,所以会是重点配置对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