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被纳入重点监控了!”近期,随着市场逐步企稳,市场情绪有所回升,可转债炒作有卷土重来苗头。大涨大跌的可转债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部分脱钩正股的标的,除被点名外,还被纳入持续重点监控的名单。
4月17日,深交所发布最新一期深市监管动态(2020年4月10日-4月16日)并指出,对近期涨幅和换手率异常的“横河转债”持续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数据显示,4月14日至4月17日,横河转债(123013)价格大幅上涨,四个交易日累计上涨93.47%,成交异常放大,日均成交额高达24.79亿元,日均换手率高达2,866.64%,而此前十个交易日仅为911.86%。
伴随交易量的急剧放大,横河转债的价格波动也大幅增加,四个交易日日均振幅高达43.46%,最大的一天(14日)达到64.23%。与之相比,其正股走势则波澜不惊。4月14日至17日横河转债的正股横河模具(300539)仅上涨0.43%,日均振幅2.79%,日均换手率1.74%,并未出现明显放大,可转债走势基本与正股脱钩。
一般而言,转债价格变动和正股的价格呈正相关关系。但很明显,横河转债目前价格已严重偏离内在价值。
数据显示,4月17日,横河转债收报228.88元/张,盘中最高达到288.88元/张,按收盘价计算其转股溢价和转债溢价分别高达201.04%和169.26%,即若以最新价格买入,进行转股将大幅亏损66.78%,即便持有到期获得本息偿还,按照当前的市场利率水平计算也将亏损62.86%。
此外,横河模具日前披露的2019年业绩快报和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1045.79万元,同比增长3.39%;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330万元至420万元。
市场分析指出,横河转债这段时间以来的价格走势明显不合常理,公司业绩亏损,正股股价平稳、转债价格大幅虚高,明显存在投机现象,投资者应警惕其中的投资风险。
事实上,三月以来可转债交易已经受到深交所的高度关注,严密监控可转债交易情况,切实采取监管措施,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盘中实时监控,强化对涨幅较大可转债的监管,将热点炒作可转债纳入重点监控证券名单,对发现的异常交易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精准打击异常交易行为。二是对涨跌异常可转债交易开展专项核查,对于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上报证监会查处。三是持续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工作,积极督促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充分揭示相关风险,降低市场热度。四是加大监管透明度,定期向市场披露炒作较为严重的可转债交易监管动态,反复警示交易风险,向市场传导监管理念,提醒投资者理性交易,避免盲目跟风炒作。五是督促会员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可转债交易风险,要求会员加强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和投资者教育,提醒投资者审慎参与,避免遭受投资损失。
四月以后可转债炒作一度降温,然而随着行情企稳可转债市场炒作再度抬头。记者发现,对于横河转债的异常波动,深交所第一时间向上市公司发送了关注函,要求公司就可转债大幅上涨情况进行风险提示。上市公司于4月15日回复了交易所问询函,表示公司内外部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其子公司的口罩业务不会对公司业绩构成重大影响,且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重大事项。上市公司于15日和17日连续发布可转债交易波动风险提示公告,表示横河转债价格已严重脱离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关联,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
从交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交易由高频量化交易者创造,相关资金在日内反复买卖,不断通过买卖价差获利,普通投资者参与交易面临较大风险。一市场交易员告诉记者,暴涨暴跌是市场炒作的重要特征,面对部分可转债巨大的波动幅度,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投资节奏。近期部分高价可转债动不动就大涨,吸引力无数的目光,部分中小投资者也“垂涎三尺”,开始追逐高价的可转债,希望在那些暴涨的转债中淘金。其实这种操作非常危险。
对于“过热”的可转债,市场在反复提示风险。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在研报中指出,超高换手债的核心特征是:热点题材,以及规模小、盘子轻,因此符合短期炒作需求。该团队表示,当前,可转债如此大的流动性已经偏离价值,有击鼓传花的嫌疑,而日后也必然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可转债价格加速上涨,进入强制赎回条款规定情形,如果不及时转股或卖出,手中的大把浮盈都将化为泡影,能得到的只有本金和基础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