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煤集团公告称,“14川煤炭PPN002”应于9月28日兑付本息,截至日终,因煤炭行业周期性调整因素等影响,未能按期足额兑付“14川煤炭PPN002”本金5亿元,仅能兑付利息0.39亿元,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此前报道】
债务缠身 川煤集团总部大楼被查封
购买的债券,被违约未兑付逾8个月;发放的贷款,也不能归还本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939.SH/00939.HK,下称建设银行或建行),终于出手了。
腾讯财经从数个消息源获悉,建设银行近日向法院起诉,查封了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川煤集团或川煤)包括其总部大楼在内的部分资产。
截至2017年6月底,川煤集团总负债368.99亿元,负债率高达91.99%,已几近资不抵债的边缘。在银行贷款之外,川煤集团自2016年6月迄今,业已发生四起债券违约事件,累计未兑付债券本金25亿元;而从2017年9月27日至2018年10月13日,其还有5笔债券,总计本金22.5亿元,需要偿付。
成立于2005年8月的川煤集团,为四川省国资委所辖全资国有企业,注册资本30亿元,现拥有员工约4.7万人,截至2016年年底,总资产392.60亿元。
从2011年末2012年初,煤炭价格开始持续下滑,至2015年末2016年初,跌入谷底。
其历年财报显示:2012年,川煤集团“转盈为亏”,当年净亏损0.24亿元;此后2013年至2016年,亏损逐步扩大,分别达到2.70亿元、7.16亿元、14.14亿元、15.67亿元。川煤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也持续上升,从2012年的77.77%,飙升至2016年的92.22%。
在2013年至2015年,川煤集团共发行6支债券,共计本金44亿元,期限从1年,到3年不等。
2015年末2016年初,煤炭价格跌入了谷底;川煤的亏损进一步放大。几乎难以避免的是,川煤集团的债券,开始违约了。
2016年6月15日,川煤集团发行的一年期10亿元短期融资券,“15川煤炭CP001”,到期未能偿付。
2016年12月25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至12月26日),建行所承销的“13川煤炭PPN001”到期,应付本息,共计10.745亿元。
2016年12月26日,川煤集团向建行定向披露《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未按期兑付本息的公告》,表示“13川煤炭PPN001”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构成实质性违约。
同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市场协会向川煤集团发出《业务提示函》,提出川煤应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多渠道筹措偿付资金等要求。
4个月后,也即2017年5月15日,川煤集团一笔5亿元的中期票据——“12川煤炭MTN1”到期。
川煤集团无法兑付5亿元本金,只能支付2970万元的利息款。
“12川煤炭MTN1”发行于2012年5月11日,期限为5年,固定票面利率5.94%,承销商为农业银行。
4天后,也即2017年5月19日,由交通银行承销的“14川煤炭PPN001”到期,总计10.765亿元本息未能兑付。
“14川煤炭PPN001”发行于2014年5月,期限三年,票面利率7.65%。
至此,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川煤集团的债券已经连续四次违约了。
目前,川煤集团也在积极努力“自救”,且情况似乎慢慢好转。
“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关闭了9对矿井,今年计划再关闭5对矿井;人员下岗分流,2016年,川煤分流了7300余人。原来最多时,他们有六、七万,后来减少到五万左右,现在对外公布的人数是四万七千人。”一位熟悉川煤集团的四川商界人士告诉腾讯财经。
更重要的是,煤炭价格从2016年年初的低谷,逐步复苏了。
2017年一季度,川煤营业收入30.08亿元,同比增长81.19%;净利润扭亏为盈,为0.40亿元;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扩大到34.80亿元,但净利润缩小至0.30亿元。
对此,川煤集团董事长景宏年,在该公司内部会议上,如此表态,“目前,川煤的现状是实现扭亏,但尚未脱困,解困脱困任重道远”,而尚未脱困的标志有四:“欠债过多;资产负债率过高;转型发展项目或初具雏形,或还在谋划,未形成支撑;盈利基础太脆弱。”
有市场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尽管川煤集团在2017年一、二季度,实现了日常经营的“扭亏为盈”,但其债务清偿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腾讯)
股民注意!想关注热点不妨看看这个公众号!
该号由证星多位资深财经编辑携手倾力打造。
板块分析、热点预测一样都不少,让你盘前抢先布局,轻松赢在起跑线。
扫一扫一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股民注意!想关注热点不妨看看这个公众号!
该号由证星多位资深财经编辑携手倾力打造。
板块分析、热点预测一样都不少,让你盘前抢先布局,轻松赢在起跑线。
扫一扫一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相关新闻:
